二维码
泰和嘉华日用品官网01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导向 »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2025年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5 17:13:53    浏览次数:106    评论:0
导读

 1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商用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建立以产品碳足迹为导向的企业绿色低碳水平评价制度。  “产品碳足迹属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种,一般指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

 1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商用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建立以产品碳足迹为导向的企业绿色低碳水平评价制度。

  “产品碳足迹属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种,一般指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印发实施后,将在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即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节能降碳;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扩大低碳产品供给;有利于妥善应对贸易壁垒,提升我国外贸产品竞争力。

  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环业务部主任张英健看来,《意见》响应了近年来市场对于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迫切需求,填补了相关领域制度空白,是指导国内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综合性文件,意义十分重大。

  《意见》明确,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

  从内容上看,《意见》部署了五方面重点工作,构建起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总体框架:一是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二是建设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三是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四是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五是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互认。

   “五项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共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设计。”张英健认为,前三项涵盖了碳足迹管理体系基础能力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即规则环节,数据库环节和认证环节,后两项主要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加强产品碳足迹的应用。从国内看,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重点是充分发挥碳足迹管理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适时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有序推进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碳足迹核算结果作为绿色金融产品的重要采信依据。

  此外,《意见》特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积极推进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加快形成有益经验和制度成果。

  “《意见》对规范有序开展国家碳足迹管理工作、有效应对欧美涉碳贸易壁垒冲击、加快生产和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徐少山说。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zgwszpgw.com/news/show.php?itemid=40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3911725881@163.com。
0相关评论
 

(c)2008-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29101号-1